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

  文

  艾弗砷

  故乡,是适合远远观看,但一定要逃离的地方。原生家庭是不愿回头面对的桎梏,熟人社群既不熟悉也不愿进入。《都挺好》中上一代的阴影紧追不舍,《三十而已》江疏影短暂回乡,但琐碎芜杂让她很快离去。《以家人的名义》脱离原生家庭的家,反倒有种别样的轻松。

  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

  《以家人的名义》在大陆,城市化仍未到达尾声,在异乡落地生根仍是不断重现的主题。大陆观众更能接受的,是稍远年代里暖黄色滤镜下的那个他人的故乡,而不是刚刚过去的房地产热潮下,自己那个在棚改中被推平的旧城和日渐凋零的故土。而海峡对岸,在三十年高速发展后,久已低迷委顿,发展主义神话已经祛魅,进入城市实现跃升已是过于久远的神话,于是故乡作为精神港湾,被挖掘出来重新打量。这几年,台剧掀起一股返乡叙事的热潮。《俗女热点资讯网养成记》《花甲男孩转大人》《用九柑仔店》,主人公都在返乡后重新认知了自我。这种叙事模式下,在外屡屡碰壁的失意人,只要回到家乡,回归家庭,便能脱开社会固有的价值评价体系,接纳自我,获得内心的安宁。

  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

  《俗女养成记》再穿插十多年前盛行一时的纯爱戏码,便进化出一种新时期的台湾偶像剧。结合对在地文化的关照和焕新,让原本城市年轻人的情爱故事在更宽广的光谱中发芽生长。日前刚刚完结的《有生之年》,也是这种模式下的一部剧集。12集的《有生之年》,讲的是一个浪子回乡的故事。一事无成的41岁中年人高嘉岳,决定在告别这个世界前回家看看。回到父母在台北的老宅,他发现这个乍看鸡飞狗跳的拥挤家庭,每个人却都在艰难地维系家的完整性。最终,高嘉岳逐渐将行尸走肉的自己拼凑起来,而这个一国内汽车推荐度濒临分崩离析的家庭也重获新生。

  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

  《有生之年》能让《有生之年》超脱于其他返乡叙事作品的,是情节推进的重要空间——高嘉岳父母的那老所房子。这栋拥挤的老屋是台北1960年代末的建筑,华江整建住宅。这栋老楼在多部台湾影视作品中出现过,但《有生之年》充分挖掘了住宅内外的空间特色,让其作为情绪容器参与了主题构建。这栋老楼,就像这个家,待不住,也走不开。窄小杂乱的房间、楼顶的鸽子房和门外环形的过街天桥三个层次的空间,具象化了纠缠着每个成员的家庭关系。客厅的狭小空间里,导演有意用景深镜头将所有人放进画框,使本就逼仄的空间显得更拥挤。挡住通道的巨大的按摩椅,夹在餐桌和沙发中间的神龛,加剧了空间的不和谐。

  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

  《有生之年》厨房开放,卧室不隔音,四处堆满杂物。各个空间相互连通,没有隐私,三代人不得不坦然相见。人与人被迫靠得过近,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第一集高嘉岳醉酒回家的三分多钟的长镜头里,略微俯视的短焦镜头下,一家人在逼仄空间中相互嫌弃却要默默忍受的相处模式一览无余。而这个临街住宅的外面,出门的走廊连着马路上空的过街天桥,四段过街天桥刚好连成一个围绕街心的圆环。于是,离开的路也是归路。从家门走出去,沿天桥一直往外走,只是兜个圈子,最终又会走回家门口。楼顶的鸽子房,父亲养的鸽子,也是奋力向外飞,但从未真正离开过。卖早点、在赛百味当小时工,一家人从事的除了台湾日渐凋零的餐饮服务业,就是明日黄花的出版业。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每日起早贪黑,却没有人出人头地。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兄弟三人,老大高嘉岳离家十几年,归家时年过四十,一事无成;老二高嘉扬是父母领养的,却承担了老大丢下的责任,过早地娶妻生子,被家庭束住;老三高嘉凯年过三十仍与父母同住,不好意思开口搬走;他们的父母也早已彼此厌倦,分床睡却不得不挤在一个卧室。《有生之年》中高家的每个人都在离去与归家之间徘徊。高嘉岳的归家和转变是剧集的主轴。高嘉岳离家在外十几年,对家里人相互嫌弃却仍挤在一起的相处模式无法理解。内心深处,他希望拆散这个家,以证明自己的逃避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已经年过四十的他不愿再次被自己否定。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高嘉岳从头到尾没有认真面对过问题,用无所谓的样子遮掩内心的脆弱,他喝到烂醉才敢回到家里,感到愧疚,却不愿承认。一直逃避责任,归咎于自己从小不被父母重视,但其实他也不愿承受被重视带来的期待目光。他认定自己在家里没有位置,没有人挂念他,希望用自己的一无是处激化家里本有的裂隙,让所有人相互厌倦,一别两宽。让自己对这个家彻底死心,以便可以决绝地永远离开。这个破旧的老楼与早餐铺,这所房子当仁不让地参与了叙事,默不作声地呈现了台北想要突围却被迫停滞的底层家庭。然而遗憾的是,老楼这个场域,竟也是《有生之年》里唯一能看出生活感和松弛感的地方。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离开这个空间,《有生之年》便悬浮起来了。除了这栋老楼,少有日常化的外景。父母以卖早点为营生,但菜市场却从未出现。纯爱的情节和打光,让理应生活化的大排档吃面也变得不日常了。剧中每个人在踏入错误的岔路时,都能遇到现实中不太可能的善意。而现实中,人到中年,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逐渐单一,中年的落魄极少被同情,失败者面临的是切切实实的压力。越走越窄的路和越来越慢的步子,在高嘉岳的身上完全看不见。《有生之年》的家庭从没把他当做累赘,每个人都尊重他,顺着他,家里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但从不埋怨高嘉岳,放任41岁的他像青春期男孩一样我行我素。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而且,没有一点担当的他,还轻松获得了漂亮且自强自立的女孩洪诗诗的爱慕。这样的剧情进展,让偶像剧都瞠目结舌。编剧杜政哲仍是那个让角色背诵金句的偶像剧编剧,在与林心如合作的上部作品《华灯初上》里,就暴露出他处理中年人情感时的浮躁和懒惰。偶像剧中的套路化桥段,拿来就用。这让《有生之年》笼罩在旧日的台偶氛围里,每个人都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纯情和幼稚。洪诗诗的一见钟情,高嘉凯的空气求婚戒指,过街天桥单车上的逆光拍照,放在中学生身上或许是浪漫,但放在已过而立的人身上,总让人觉得缺点心眼,时常显得别扭。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杜政哲似乎执拗地认为,必须让所有人的情感关系机械地穿过高嘉岳,让他成为整个家庭情感关系的中转站,他才有足够的回到家庭、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于是过分巧合的绕口令似的狗血人物关系出现了。高嘉岳的初恋女友成了高嘉凯的女友;高嘉岳的前女友是他后来的女友洪诗诗的前男友的现女友;而洪诗诗原本是高嘉岳侄子的网恋对象。《有生之年》塑造了一个偶像剧的温馨光晕下的底层家庭。尽管是毫无疑问的底层,却衣着光鲜,他们很少为钱操心,讨论这些年物价的增长,看上去更像怀旧。他们轻易就能解锁生活的其他可能,旅行,认识新朋友,谈一场轻松的恋爱。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母亲用攒了一辈子的一百万私房钱资助长子创业,血本无归后,竟然一笑置之。作为一家人生活支柱的早餐店,关张几个星期,家里人竟然没人担心家里未来的进项。虽然大部分人在餐厅或商场做销售员,却都像飘在空中,生活得体面和惬意。小确幸的柔和滤镜,让现实问题统统绕行,在理想化的光环下消失不见。家人温馨的理解,毫无保留的接纳,归家者毫不费力地重拾多年前散佚的友情,融入多年前告别的生活。仿佛只要回头,便能远离精神内耗和内心的自责。《有生之年》对家庭的温馨世界的呈现,恐怕只是空中楼阁的想象。让那么多观众泪洒结局,今年华语剧最佳之一几十年来,城市生活的原子化和人口结构的少子化,让原有的家庭关系持续消退,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也在悄然瓦解。这种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焦点对准家庭,与其说是在呈现一种归家的趋势,不如说是在捕捉一缕即将消逝的暮光。《有生之年》里那样的家,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的。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新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gost.com/26/14744.html